大明: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

你很会呐/著

2025-04-30

最新章节:第39章 落幕

书籍简介

夏白穿越洪武年的第一夜,正被朱元璋摁在奉天殿写《论蒸汽机原理》。他叼着毛笔冷笑:“陛下,您这大明要是搞五年计划,早把蒙古骑兵打包成外卖送漠北了!”

首章试读

洪武十八年,二月初五。 科举会试第三场。 文墀宫。 一列列全副武装的禁军,手握刀剑,身披铠甲,庄重地守卫着文墀宫的四周。 这一年,是大明的科举年。 自洪武五年科举以来,因朱元璋认为录取的举人与进士缺乏实际才能,于是暂停了科举制度,至今已有十年未开科举。 直到洪武十五年才重新宣布恢复科举考试,历经两年半的童试、院试、乡试,如今终于迎来了科举的大试环节。 此次参加会试的举人多达万人。 随着一声响亮的锣鸣,考场外的举人们依次进入这稍显局促的考场,经过一番严格的检查后,夏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。 坐在座位上的夏白目光清澈明亮。 此时文墀宫内虽然有些嘈杂,但在夏白耳中却如同静谧无声。 他轻声呢喃着,内心愈发坚定。 “启迪青年。” “*而非奴仆!” “前行而非固守!” “进取而非退缩!” “开放而非封闭!” “务实而非空谈!” “科学而非幻想!” …… 随着这些话语低声回荡,夏白的眼神愈加坚毅,那份斗志与拼搏精神也在逐渐增强。 他渴望成为官员。 这一点毋庸置疑。 前世,自大学时期起,他就积极备考公务员考试;来到大明后,依旧不懈努力地准备科举。 否则他也不可能在弱冠之年,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接连通过童试、院试和乡试,直至今日站在会试的殿堂之上。 尽管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——北方地区文化氛围较为薄弱——但这也离不开他的个人付出。 来到大明多年,坚持不懈地复习迎考,他追求的并非仅仅只是进士头衔,而是怀抱更远大的理想。 他立志为百姓谋福祉,为华夏谋求长久安定繁荣的局面。 这条路充满挑战,但他义无反顾。 这也是身为穿越者的他们应当肩负并完成的伟大使命。 他承袭了先人的荫庇,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